心理護理在醫護工作中的重要性 | ||
發表時間:2017-08-08 09:06:54 | 瀏覽人數:13人 | 來源:重慶市巫山縣人民醫院 |
隨著時代的變遷,護理事業的發展,心理護理逐漸被人們所重視。心理護理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生命與健康。現代護理以患者為中心,通過由內而外的治療、由傳統無聲轉化為有聲操作,解決其存在的或潛在的心理健康問題。因此,心理護理在現代護理工作中就有了具體的意義。
心理健康有利于患者生理健康,健康的心理對生理發展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不僅可以減少身心疾病的產生,而且可以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勇氣和信心,促進疾病康復。前蘇聯著名心理學家巴甫洛夫曾經說過:“憂愁、顧慮和悲觀,可以使人得病,積極、愉快、堅強的意志,樂觀的情緒,可以戰勝疾病,可以使人強壯和長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軍隊中曾經出現過一種奇怪的現象:被轉移到后方醫院的傷員,其傷口的疼痛得到了明顯的緩解。開始人們以為是傷員故意裝出來,但隨著進一步的觀察,醫生發現幾乎所有的傷員都有類似的情況,戰后生理學家研究發現,個體在體驗愉快情緒時,內分泌系統會分泌一種能緩解疼痛感的激素,從而使其在傷害程度不變的情況下疼痛感明顯減輕。正是由于轉移到后方醫院使傷員產生不幸中萬幸的想法,從而使情緒穩定,促使這種能緩解疼痛的激素分泌,減輕了疼痛感。這告訴我們,類似以這種積極、肯定的良好情緒、健康的心理狀態可以對個體的生理活動產生良好的影響。
因此患者的心理健康問題顯得尤為重要,而心理引導就為現代護理工作賦予了新的意義。
心理引導就是指護士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運用心理科學等理論,根據病患面臨的問題,對護理對象心理所進行的幫助、指導和服務,去影響和改變患者的內心矛盾,使之有利于疾病的轉歸和康復。護患之間的心理引導,主要是通過溝通的形式來完成的。護士需要準確地把握患者的心理特點和想法,從而一針見血的進行心理護理。
在我們科室,每年都會接觸上千的孕婦,這些孕婦年齡和性格等方面會有所不同,這必然會導致他們心理特點會有著明顯的差異,護理人員就需要熟悉和掌握不同患者的心理特征,把握好心理引導的方法和尺度,才能做到對癥下藥,做好心理護理工作。
孕婦懷孕之后大多會出現既高興又擔心的矛盾心理,渴望做母親是大多數女性的愿望,所以一旦懷孕,會非常興奮;但是往往由于是初次懷孕,而且對懷孕又缺乏正確的認識和科學的了解,所以難免又會出現擔心的心理,擔心自己身體不健康,擔心胎兒不能正常發育,越多的思考就越容易出現恐慌。緊張情緒也就成了孕婦主要的心理問題,讓孕婦產生緊張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盼子心切,對盡早分娩有著強烈的期盼,再加上親屬們過多的關注,很容易讓孕婦產生緊張情緒。
二是由于心理準備不充分,年輕人生活壓力較大,生寶寶之后花銷更會大大增加,如果是突然懷孕,沒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就有可能對前途和未來的生活沒有信心,從而出現緊張心理。
三是頻繁的孕檢,有的孕婦認為孕檢做的越多越好,所以隔三差五的就進行一次孕檢,其實過于頻繁的孕檢不僅起不到好作用,而且容易讓孕婦產生緊張心理,同時也不利于胎兒健康發育。
因此,在與他們接觸時,首先要理解他們,然后幫助他們情緒調節。特別是在溝通時,既要用專業的知識對其心理進行疏導,同時還要注意語氣要有親和力,語調要低,用關愛的語言,對孕婦的心理治療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總體來講,病患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重要保證,心理引導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護理手段,是一門心靈的藝術,護士在臨床工作中,利用專業的知識和美妙的語言對患者心理進行疏導,解決患者心理疾病,保證患者心態積極向上,最終全面康復。為適應現代護理的需要,我們需要努力培養自己的心理引導能力,做到專業致勝,合理的運用心理引導這項工具,助力我院醫療護理系統的跨越式發展。
產房 黃麗娟
您是第2301590位來訪者 |
版權所有:重慶市巫山縣人民醫院 @ 2015 Copyright |
渝ICP備15013004號 |
地址:重慶市巫山縣高唐街道廣東西路168號 |
技術支持:久遠銀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