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早期介入的重要性 | ||
發表時間:2017-07-24 11:14:01 | 瀏覽人數:61人 | 來源:重慶市巫山縣人民醫院 |
隨著現在醫學的發展,康復醫學已經成為醫學中的一個重要分支,什么叫康復?康復的作用有什么?其實康復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恢復或改善患者的肢體功能,使其能回歸家庭,回歸社會。
我科室現在主要收治的是腦卒中的病人,這類患者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肢體功能障礙的問題。但是,由于有的患者和家屬只知道一味地長期臥床靜養接受神經內科治療,而不爭取早期康復訓練,這樣會導致肌肉和神經的繼發改變,如肌肉萎縮、關節萎縮等,給康復帶來困難,這在康復醫學上稱為“廢用綜合征”。正是這種錯誤認識,帶來許多患者的殘疾,嚴重影響日后的生活質量。比如肢體活動障礙、語言不清無法交流、心理障礙等。其結果還造成家人遭罪,正所謂是“一個病人,三個忙人”。
其實,腦卒中病人的康復治療越早越好,只要病人病情穩定后就可以進行康復訓練,尤其是在發病后的前三個月內的康復治療乃是獲得理想功能的最佳時機。我們可以配合康復治療師給予規范化的康復護理干預,主要進行床上良肢體的擺放,肢體的被動運動,心理護理等。康復護理干預在入院24小時后即可開始。
1、良肢位的擺放 床上良肢位是早期康復的護理中極其重要的方面,良肢位的擺放 是為了防止或抗攣縮姿勢的出現,防止肩關節脫位等并發癥,良肢位的的基本體位包括(1)仰臥位(2)患側臥位(3)健側臥位,偏癱患者以患側臥位為主,3種體位交替使用,2 小時翻身一次。
2、 肢體的被動運動 護理人員可以在康復治療師的指導下對腦卒中患者進行按摩和 被動肢體鍛煉,護理人員對癱瘓肌給予按摩、揉捏,對拮抗肌要安撫性按摩,使其放松多做與攣縮方向相反的活動,隨關節功能改善逐漸加強,按摩后進行各關節的被動活動,循序漸進幅度從小到大以牽伸攣縮的肌肉腱和關節周圍組織,活動每個關節時切忌粗暴,避免過度損傷。
3、心理護理 偏癱對患者精神上打擊很大,多數患者有悲觀、焦慮、淡漠甚至企圖 自殺等。可一方面由于大腦皮層功能紊亂,對情感釋放失控,使情緒暴躁、易怒,不能配合治療,因此心理治療十分重要。我們護理人員應主動關心患者,從思想上開導鼓勵病人,同時向患者和家屬解釋,肢體功能鍛煉是一個漫長而艱苦的過程,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半途而廢,只有取得患者的配合才能最大發揮肢體的殘存的功能。
腦卒中后康復的早期介入有利于肢體的功能的恢復,有利于減輕腦血管的自殘程度,提高生活質量,重回社會后重拾信心。
您是第2301590位來訪者 |
版權所有:重慶市巫山縣人民醫院 @ 2015 Copyright |
渝ICP備15013004號 |
地址:重慶市巫山縣高唐街道廣東西路168號 |
技術支持:久遠銀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