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告別 | ||
發表時間:2017-10-20 09:26:13 | 瀏覽人數:1人 | 來源:重慶市巫山縣人民醫院 |
《最好的告別》,最喜歡里面的一段話:“無人可以逃脫生命的悲劇——那就是,從出生的那一天開始,每個人都在不斷老去。一個人甚至可以理解并接受這一事實,那些已故和垂死的病人不再縈繞于我的夢境。”這段話讓我感觸頗深,它印證于我的工作中,我時常會遇到已經放棄治療的病人,在等待著死亡瀕臨。然而我無法改變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而我能做的就是讓這些病人獲得精神上和實際上的尊重,給于他們最后的溫暖,這就是臨終關懷。
臨終關懷又稱善終服務、終末護理、安寧照顧等,是指社會各層次(護士、醫生、志愿者以及政府和慈善團體人士等)組成的團隊向臨終患者及其家屬提供包括生理、心理和社會等方面的一種全面的支持和照料。其目的在于使臨終患者的生命質量得以提高,能夠無痛苦、舒適的走完人生的最后旅途,并使家屬的身心得到維護和增強。這也是體現我們醫護職業道德的一種崇高。
在臨終階段,病人除了生理上的痛苦之外,更重要的是對死亡的恐懼。而我們作為醫務工作者要學會聆聽、有耐心,給予病人心理上的安慰。對臨終病人來說,治愈已經變得十分渺茫,而最需要的是身體舒適、控制疼痛、生活護理和心理支持,醫務工作者在這時就扮演了這樣一個角色。也許我們一個小小的關心,對他們來說,卻是最大的安慰。太多臨終病人,選擇來到醫院,就是相信我們醫務人員,覺得來到了醫院他(她)的痛苦就可以減少,他們的心理支持大多數是來源于我們醫務人員。但往往,我們做的卻不夠。也許是我們工作量大,亦可能是我們經歷的太多,已經習以為常,但當我看到病人的那種無助,去世后親人哭泣的場景,我相信我們內心一定會有波瀾,在某個時刻,我們會恨自己的無能為力。
在疾病面前,我們有時侯會束手無策,但我們可以做到讓病人走的更有尊嚴一些,尊重病人選擇自己生命的權利,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尤其是病人的個人自尊。我們有些醫務人員認為反正病人就是在等死,生活已沒有價值。所以,我們表現出冷漠的態度,語言生硬操作粗魯,不知該如何面對患者。這些都是禁忌,我們要正確認識和尊重病人最后生活的價值,讓病人相信我們,有尊嚴的走完這一生。
有生便有死,死亡和出生一樣是客觀世界的自然規律,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事實,只是臨終病人只是比我們早些面對死亡的人,善待臨終病人,給予他們最好的溫暖,是我們對生命最后的尊重。
全科醫學科:盧俏
您是第2301590位來訪者 |
版權所有:重慶市巫山縣人民醫院 @ 2015 Copyright |
渝ICP備15013004號 |
地址:重慶市巫山縣高唐街道廣東西路168號 |
技術支持:久遠銀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