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 | ||
發表時間:2017-08-29 16:21:54 | 瀏覽人數:1人 | 來源:重慶市巫山縣人民醫院 |
其實,死,不過是活著時候的一種想法,誰想它想的發抖了,誰就輸了;誰想它想的坦然鎮定了,誰就贏了。要是你光對它說“不”,固執的說“不”,你不僅一無所得,反而會焦躁不安,恐懼倍加,終生受它的傷害。其實,所有的困境,包括死,都是借助你自己的這種恐慌來傷害你的。
曾經護理過一位臨終患者,他說:“我最無奈的事情,是無法選擇如何生,也無法選擇如何死”。讓我印像特別深刻,或許于他而言,幫助他沒有痛苦的死去,比千方百計讓他痛苦的活著意義重大。
在國人的觀念里,人們都是喜生惡死。死亡是件大事,即使在生命的終點,病人沒有獲救的可能,也得放手一搏,爭取在與死亡的斗爭中取得勝利。因此,在此瞬間,醫學臨床領域被不理性的認為是生命的常勝將軍,其實太多時候,人們企圖改變,卻忘了有時候選擇接受才是最好的方式,過多的干預反而增加了逝者與家屬的傷害。因為“生是偶然,死是必然”,對于某些人來說,重要的不是生命的延續,而是生命的尊嚴。
縱觀國內外,似乎都只是為生作好了準備,而未為死作好準備。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死亡教育會成為人生的必修課,預醫囑(自己決定死亡)會慢慢的流行起來,之所以進行死亡教育是需要我們在人的必死性方面謀求共識,并以生命尊嚴和保持有意義的生活作為生存追求。
那么在現存的醫療環境中,如何為臨終患者提供臨終關懷?應做到以下幾點:
1、促進舒適、減輕疼痛;
2、保護患者安全;
3、滿足基本生活需要(按照馬斯洛的基本需求滿足患者需求)。
我清楚的明白討論“死亡”是個沉重的話題,但是有時候了解“死亡”,是為了更好的“活著”。
手術室 李玉平
您是第2301590位來訪者 |
版權所有:重慶市巫山縣人民醫院 @ 2015 Copyright |
渝ICP備15013004號 |
地址:重慶市巫山縣高唐街道廣東西路168號 |
技術支持:久遠銀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