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 任 | ||
發表時間:2017-07-14 16:55:23 | 瀏覽人數:9人 | 來源:重慶市巫山縣人民醫院 |
勿問貴賤,勿擇貧富,專以救人為心,此為《醫說》著者張杲所言。如我們的工作一般,不曾將病人分個三五九等,去厚此薄彼,腦子里的是病人的身體,再無其他。
然而,通透于心的畢竟是我們自己罷了。在此,也并非是為自己或同僚叫屈,實乃些許家屬關心則亂,說起來或許有些危言聳聽小題大做,但站在病人本身的立場,一些家屬該有的心態,應該是聽醫囑、去配合,而不是因不符自己心意去反駁去阻止,因為這對病人來說,確確實實的是弊大于利過甚。
我是一名兒科護士,有一次我為一個病人做抽血,因為小孩對注射針的恐懼,抽血時大多數的兒童都會亂動,這樣很有可能導致下針的偏差,或者過程中會對病患造成傷害,所以,通常我們都會以專業的手法去固定孩子來解決這個問題,但是當時那位家長就非常不理解,他認為這樣強制的舉措是對孩子的傷害,故態度是質疑中夾雜著罵罵咧咧,在順利的完成作業之后,我再去找他理論,問他為何出言傷人,這名家屬的言辭毫無邏輯可言,一味的只是發泄心中的不滿。在這里,我不想批判這個位家長,可憐天下父母心,孩子生病了,心情不好可以理解,可是,我們是否能夠理性的去考量自己行為舉止的對與錯,這是否真的能夠為病患帶來有益的效果,還是打擾到我們對病人病情的處理中集中精神的一個狀態?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以設身處地的思維去看待我們的工作,我們如你一般希望病者拿回屬于自己的健康。
《醫方論》說過,欲救人而學醫則可。向來,我們都是以病患恢復健康為己任。醫生的對癥下藥,作為護士的實施,都在‘醫’中,工作的過程中絕非考慮自己的舒適與否,一切遵循病者為大,而家屬,希望給到我們的是信任,這將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兒科一病區 任瑩
您是第2301590位來訪者 |
版權所有:重慶市巫山縣人民醫院 @ 2015 Copyright |
渝ICP備15013004號 |
地址:重慶市巫山縣高唐街道廣東西路168號 |
技術支持:久遠銀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