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崗位,做不平凡的事 | ||
發表時間:2016-03-01 11:41:25 | 瀏覽人數:7人 | 來源:重慶市巫山縣人民醫院 |
----《喚醒護理》讀后感
13年前的夏末,我接到了北京中醫藥大學護理專業的錄取通知書,能夠考上大學對一個農村的孩子來說是很高興的事,于是經過四年的專業學習,我順利的走上護士崗位。9年來我一直在護理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工作中也不斷受到患者的好評,領導的認可。因為我深知護理工作是為了什么?可是在這個浮躁的現實社會里,許多患者不信任護士,總愛把氣往護士身上撒,社會上也對護理工作不認可,讓我這個護理崗位上的老兵,不免也有許多的迷茫……
提燈女神南丁格爾曾講過,護士必須要有同情心和一雙愿意工作的手。然而我們將如何把這句樸素的話帶入我們日常工作中,需要我們護理工作者不斷地探索和研究,并且從中蛻變成長,使白衣天使光芒永綻放。最近在院領導、科護士長的推薦下讀了張中南教授所著之《喚醒護理》,感概良多、震撼非常,猶如在茫茫黑夜中看到一盞明燈,指引了我們的方向。
首先要轉變我們的護理觀念。護理工作不是簡單的執行醫囑、打針、發藥、輸液等。《喚醒護理》告訴我們:護理實質是專業的照護,焦點是判斷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并要觀察患者身心情況。我們可以通過護理去發現患者的病情變化,可以通過護理為患者帶來舒適感、安心感、被關懷感。所以我想我們都應該轉變我們的護理理念。從細節做起,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變主動服務為感動服務。雖然現在過度的治療花費了我們護士大量的工作時間,我們分身無術,但我們還是可以在有限的時間盡可能多的為患者做些什么。在治療操作的時候,順帶多和患者溝通,細心地多觀察患者,做好醫生的助手。
其次,我們要站在患者的角度進行護理,以患者需求為向導,多為患者想一想,多為患者做一做,喚醒我們的責任心,喚醒我們的職業,喚醒我們與患者之間的真情,也許護患關系就會更和諧了。有時,我們的一個微笑,幾句親切的話語,細心的環境介紹都能拉近患者與我們的距離,與患者有效的溝通讓患者了解我們,使患者產生信任感,自覺地將自己融于患者之中。最近科室一位偏癱的老奶奶因家屬知之甚少而摔倒,看著奶奶額頭的傷,心中不免悔愧!我想我們的不足還有很多,我們能夠做的還有太多,我們需要做的還有更多!
我覺得作為“白衣天使”的我們自己能做的就是:學好本領,利用好時間。真正的去做一個患者的守護神,讓患者及家屬放心;做一個患者知心人,用一個微笑、一句問候、一個傾聽、一個安撫讓患者感到親切,消除緊張焦慮與不安情緒;做一個健康的宣傳員,宣教與指導患者疾病的治療與康復;做一個護理的有心人,用我們敏銳的雙眼細心地觀察,及時發現患者病情的變化,防患于未然;更要做一個護理的堅守者,堅守護理事業,潛心專研業務,提高專業技能;關心患者健康,做好各項護理,在平凡的護士崗位上譜寫不平凡的人生篇章!
對于我所在的康復醫學科,很多腦出血偏癱的患者治療和恢復是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由于長期臥床,患者肢體活動受限,患者心理上很難接受。作為護理工作人員,改變我們的思維模式,要從如何完善護理治療轉變為如何使患者早日康復出院。這樣就增加了我們細心的觀察,耐心的教導,縝密的思考貫穿到護理治療中。不同患者不同對待,就改變了我們工作的枯燥,增大了自我挑戰性,讓我感覺自己做的事,能體現自己價值和存在的意義,才能在平凡的護士崗位上可以做出不平凡的工作,譜寫不平凡的人生篇章。
康復醫學科 李倫春
您是第2301590位來訪者 |
版權所有:重慶市巫山縣人民醫院 @ 2015 Copyright |
渝ICP備15013004號 |
地址:重慶市巫山縣高唐街道廣東西路168號 |
技術支持:久遠銀海 |